文/編輯部
為親炙佛陀遺澤,步佛足跡,學佛行願,本寺僧眾在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的指導下,本著知恩、感恩、報恩之心,組織「實踐成佛之道──中台禪寺印度‧尼泊爾聖地參訪團」,以至誠深心朝禮佛教創始發源──印度、尼泊爾佛教聖地。
一百零一年九月份,工作團隊先行前往印度、尼泊爾,了解預定朝禮聖地之交通、食宿等相關事宜,為後續各團安排妥善的行程規畫。首發團先展開聖地參訪,之後本寺僧眾將分梯陸續前往朝禮佛陀自出生至涅槃的十大聖地,追隨佛陀的腳步,步步躬行實踐成佛之道。
鹿野苑──佛初轉法輪處
參訪團一行自桃園國際機場搭機前往印度。抵達新德里國際機場後,搭機前往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瓦拉納西市(Varanasi),展開朝聖行程的首站──鹿野苑(Sarnath)遺址公園。 鹿野苑是古代印度十六國之迦尸國的林園,現位於瓦拉納西市北方約十公里處。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此第一次說法,對憍陳如等五人開演四諦法門,稱為「初轉法輪」。為了紀念與標誌佛陀初轉聖法之地,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在此樹立了一根四獅柱頭石柱,高度原為十五公尺,如今已斷為五截,底部仍在原址。刻有四面獅像的柱頭,現被作為印度國徽的圖案,保存在鹿野苑博物館中。一行參觀鹿野苑博物館時,見到此四獅柱頭,並瞻禮法王塔出土的笈多王朝(320-550)所造佛初轉法輪相。 鹿野苑遺址極廣,摩犍陀俱提僧院遺跡據稱是佛陀與五比丘第一次夏安居處。座落於此的法王塔,是阿育王為紀念佛陀初轉法輪地而建立;佛陀入滅後,八國分得佛舍利,阿育王統一全印度,取其中七分建造八萬四千塔,此塔確為其中之一。園區中最醒目的達美克塔為覆缽型佛塔,建於西元五世紀的笈多王朝,其上仍可見精細的浮雕圖案。 距離鹿野苑遺址公園西南方一公里處有五比丘迎佛塔,為五比丘迎佛處。相傳憍陳如於法王塔處聽聞佛陀開示,即證阿羅漢果,其餘四人於達美克塔處再聞四諦法門而證道果。五人證得阿羅漢果,成為佛陀第一批出家弟子,佛、法、僧三寶於此齊備於世。 清晨五時,參訪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恆河。恆河,意為「由天堂而來」。對印度教徒而言,一生必須至少一次至瓦拉納西的恆河畔沐浴、淨身,而往生後若能在恆河畔舉行火葬並將骨灰灑入河中,靈魂就可解脫並得以輪迴轉世。因此,每年都有數百萬計的印度教徒,聚集在瓦拉納西恆河畔沐浴、淨身,進行祝禱儀式。 佛陀弘法的足跡遍及恆河中游兩岸的國土。佛經中常用恆河沙譬喻廣大無邊之意,如《妙法蓮華經》:「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復倍是。如恆河沙等無數諸眾生,於此佛法中,種佛道因緣。」在《楞嚴經》中,佛陀曾以看恆河的心,為波斯匿王開示生命不因死亡而斷滅,見聞覺知的這念心始終是「不生不滅、真實、永恆不變」,這才是真正的自己。 參訪團一行搭船跨越恆河至對岸,六時許,旭日東昇,光芒照耀大地。三千多年前佛陀成道後,至鄰近瓦拉納西的鹿野苑初轉法輪,以佛法的光明使有情眾生遠離癡闇。佛法的巨輪從鹿野苑開始轉動,橫跨恆河流域;代代相承的僧伽更將佛法廣傳到世界各地,化導群倫,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期令眾生皆能遠離眾苦,悟入清淨自性。
菩提伽耶──佛成道處 悉達多太子為了追求離苦得樂的真理,放棄世間一切出家修行。六年苦行後,於畢缽羅樹下之金剛座結跏趺坐,證悟四諦、十二因緣,最後夜睹明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伽耶(Bodh Gaya)即為佛陀成道之地,位於古印度摩揭陀國尼連禪河邊。 參訪團一行抵達印度比哈爾邦(Bihar)伽耶市(Gaya),參訪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大塔。此塔乃阿育王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所創建;於西元四世紀,再經笈多王朝國王與錫蘭(斯里蘭卡)國王重修和擴建;十二、十三世紀,回教徒入侵印度時被毀壞殆盡;十四世紀,緬甸國王在阿育王所建的塔寺遺址上重建,不久卻被洪水帶來的泥沙淹沒;直至十九世紀才挖掘發現此塔,在緬甸佛教徒及孟加拉政府的協助下修復完成。現塔高約五十二公尺,外觀九層,雄偉壯觀。
佛陀於畢缽羅樹下的金剛座成等正覺,因此,畢缽羅樹又稱為菩提樹,即「覺樹」之意。阿育王令其女至斯里蘭卡弘法時,帶了菩提伽耶菩提樹之枝椏植於當地。佛陀時代的菩提樹已枯萎,今所見位於大塔西方的菩提樹,為一八七○年自斯里蘭卡移植而來。 菩提樹下金剛座的方形石板,據說為阿育王所設置,用以標誌當年佛陀禪坐之處。佛經記載,金剛座為金剛寶所成,佛成道時,大地種種震動,唯此金剛座方能承受。據載,賢劫千佛皆坐於此入金剛喻定,為諸佛證道所在,故稱「金剛道場」。 大塔一樓殿堂供奉佛陀降魔像,相傳為彌勒菩薩親自塑造的釋迦牟尼佛聖像。一行禮拜供養佛陀聖像,並繞摩訶菩提大塔三匝,於金剛座前唱誦《心經》後,攝心靜坐。 下午參觀菩提伽耶博物館,館內展出圍繞大塔的石欄楯真品,石欄上的波羅米文(Brahmi)證明此為巽加王朝(185-75 BCE)所建造。之後,參訪摩訶菩提大塔旁的不丹寺與日本寺,並朝禮「七週聖地」。依巴利文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分別在七個地點,各花七天禪坐和經行,經四十九日才動身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七個聖地位於大塔週邊,大眾一一參禮。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廓然澄清,徹悟實相,歎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揭櫫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終將成佛之理。成道後步行三百公里至鹿野苑說法度憍陳如等五人,再至尼連禪河畔度化拜火迦葉三兄弟,三人帶領千位徒眾隨佛出家修行,不久,千餘位比丘皆漏盡煩惱,證阿羅漢果。 前正覺山‧蘇迦塔村
隔日,一行抵達前正覺山。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先在苦行林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麥,歷經六年仍無法成道,乃知苦行並非通往覺悟的正道,於是入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羊女蘇迦塔供養乳糜後,前往缽羅笈菩提山。因此山為佛成正覺前所登,名為「前正覺山」。 依唐玄奘大師著《大唐西域記》記載:「如來勤求六歲,未成正覺,後捨苦行,示受乳糜,行自東北,遊目此山,有懷幽寂,欲證正覺。自東北岡登以至頂,地既震動,山又傾搖。山神惶懼,告菩薩曰:『此山者,非成正覺之福地也。若止於此,入金剛定,地當震陷,山亦傾覆。』菩薩下自西南,山半崖中,背巖面澗,有大石室,菩薩即之,跏趺坐焉,地又震動,山復傾搖。時淨居天空中唱曰:『此非如來成正覺處。自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處不遠,有畢缽羅樹,下有金剛座,去來諸佛咸於此座而成正覺,願當就彼。』菩薩方起,室中龍曰:『斯室清勝,可以證聖,唯願慈悲,勿有遺棄。』菩薩既知非取證所,為遂龍意,留影而去。」此大石室,人稱「留影窟」、「龍洞」。 歷經四十分鐘路程,參訪團於「留影窟」內以花供養苦行釋迦牟尼佛像。 之後,參訪蘇迦塔村。一行參觀蘇迦塔紀念塔,接著前往緬甸人所建之蘇迦塔廟,相傳此為蘇迦塔供養佛陀乳糜處。原在蘇迦塔村有一阿育王石柱,為阿育王感念蘇迦塔供佛乳糜所建,在十九世紀摩訶菩提大塔重新修復時移至塔區。 王舍城──聲聞分別佛為化度處 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市(Patna)東南方之拉查基爾,為佛世時之王舍城(Rajgir),原意為王之居所,為古代印度大國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阿闍世王等在位時之都城。是佛陀在印度東方說法的重鎮,與西方的舍衛城並列東、西說法二大中心。 頻婆娑羅王大力護持佛陀,在王舍城建立了竹林精舍,並啟請佛及千餘位出家弟子於其處安居,竹林精舍乃成為佛教史上最早供養僧團安居淨住的僧院。此外,佛陀早期的徒眾,如舍利弗尊者、目連尊者、迦葉尊者等,均於王舍城內皈依。此地也是佛陀晚年慈悲度化提婆達多及其伴黨,令其臨終悔悟之處。 城東北側有一小山名耆闍崛山,意譯為靈鷲山,為著名的佛陀說法之地,諸大乘經典多在此山中開示,如《妙法蓮華經》、《大品般若經》、《心經》等。頻婆娑羅王為聽佛陀說法,特地派人興工修道編階,自山麓直至山頂。山頂有一佛陀昔日之說法台,今僅存紅磚牆基。一行抵達靈鷲山,途經阿難尊者、舍利弗尊者、迦葉尊者與目連尊者靜坐石窟,之後於說法台誦經及靜坐。 靈鷲山,即昔日靈山會上,世尊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迦葉尊者之處。如是燈燈相傳,續佛慧命。如今,「中台拈花,眾生微笑」,在 導師的悲願帶領下,靈山法會,儼然未散,傳續佛佛道同的知見,以知見為燈,引領眾生照破亙古塵封的無明,期使人人皆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那爛陀大學── 古印度佛教最高學府
那爛陀大學(Nalanda),又稱那爛陀寺,在古王舍城北約十一公里處。五世紀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為北印度曷羅社槃社比丘建立此寺,歷代屢加擴建,遂成為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玄奘大師謂此地原為菴沒羅園,佛陀曾於此說法三月,也是舍利弗尊者的出生地。
五至十二世紀,那爛陀寺都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學及研究中心之一。寺院面積廣達百公頃,據載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在極盛時期,佛教僧眾、學者雲集,主客常達萬人。當時,不僅印度的著名僧眾在此修行講學,亦有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僧眾不遠萬里負笈前來。玄奘大師和義淨大師都曾在此學習多年。
十二世紀末,該寺被入侵的回教徒毀壞,寺內的建築及藏書全數被破壞、焚毀,後來寺院被大水帶來的泥沙覆蓋。一八六一年發現了這片遺址,目前出土面積僅十五公頃。現已出土的建築遺址有十五處,分為僧院區和教學區,為五世紀到十世紀的建築物,多以紅磚建成,大部分只餘基垣和牆壁,但綿延百里、錯落起伏的教室、僧房、塔寺遺跡仍十分壯觀,且設有精密的排水系統。參訪團一行並參觀了玄奘大師的寮房與專屬佛堂。 遺址西南端三號建築中,有一座舍利弗尊者塔。由於舍利弗尊者出生及入滅都在此處,阿育王建造此紀念塔,又經後人不斷地進行增建,而有現今的壯觀規模。 在那爛陀遺址附近,還有那爛陀博物館及中印兩國合建的玄奘紀念堂。千餘年前,為了眾生的法身慧命,玄奘大師及無數祖師大德風塵僕僕跋涉千里遠至印度,途中歷經種種艱辛,只為將經典帶回東土,翻譯弘傳。緬懷祖師大德為法忘軀的精神,參訪此地,大眾亦自我期許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求法不懈,弘法不倦。 七葉窟──首次經典結集處 王舍城內有許多初期佛教的遺跡,如︰耆婆奉獻的耆婆芒果園精舍,目前只剩建築物的基座。傳說中頻婆娑羅王被幽禁的牢房遺址,座落在王舍城南門內,從此牢房遺跡可遠眺靈鷲山。 王舍城附近毘婆羅山側的七葉窟,原為佛陀說法之處。佛滅後,迦葉尊者召集五百羅漢至王舍城結夏安居,並在此處結集經、律、論三藏,進行佛教史上第一次經典結集。參訪團一行前往七葉窟,途經畢波羅石室,相傳迦葉尊者曾於此窟生病,聞佛說七覺支法而癒。抵達七葉窟後,團員們於洞窟前誦《心經》,感念諸大羅漢結集經典之恩,使佛陀教法得以流傳至今,澤被後世。 隨後,參訪竹林精舍。佛世時,迦蘭陀長者施竹園,頻婆娑羅王於竹園上建精舍,供養僧伽、護持佛教,是以竹林精舍又名迦蘭陀竹園,為佛教僧團的第一座精舍,佛陀曾於此安居七次。今日的竹林精舍,中有一方形湖泊,為印度政府據《大唐西域記》所載「迦藍陀池」而重新開鑿,園中的竹林為近年所種植。 毘舍離──靈塔思念壽量處
位於今巴特那市北邊的毘舍離(Vaishali),曾是古代印度跋耆國首都,佛經中亦稱廣嚴城。其城繁榮,佛陀屢次至此遊化說法,開示《維摩詰所說經》、《藥師經》等經。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就居住在此。此地也是佛陀允許女眾出家、比丘尼僧團成立之處。 世尊入滅前幾個月,從王舍城展開最後的行腳,渡過恆河來到毘舍離,在此處淨住多日,這裡也是佛陀最後一次正式集合僧眾公開說法之處。佛陀於此城最後一次結夏安居,並宣告三個月後將入涅槃。佛滅後百年,阿難尊者的弟子於此地聚集七百賢聖,舉行第二次佛典結集。 在印度為數不少的阿育王石柱中,毘舍離仍完美無缺地保存了完整的獅柱,乃阿育王為了標示佛陀最後一次正式開示說法地而立。阿育王石柱附近有一座長方形水池,名為獼猴池,據推測當初是為了供僧團飲用、洗浴而挖掘,佛經中獼猴獻蜜的事蹟,即發生於此。 阿難舍利塔緊鄰著阿育王石柱,是一座紅磚砌造的覆缽式佛塔,據說是阿育王所造。毘舍離人曾為迎請即將入滅的阿難尊者,而與摩揭陀國產生糾紛。阿難尊者乃升於恆河上空入火光三昧,舍利飛落兩岸,遂止息兩國之爭鬥。兩國軍隊都悲傷嚎哭,各自帶著所分得的舍利,回國建塔供養。阿難舍利塔便是其中之一。 在獼猴池南方,有一片廣闊的僧院遺址,據考證是當時的離車王族為佛建造之大林重閣講堂,目前僅挖掘出一小部分,此即經典中的「毘舍離獼猴池(江)側重閣講堂」,是佛陀經常開示和淨住之處。重閣講堂旁有比丘尼僧院遺址。 佛陀舍利塔原為一座覆缽式佛塔,是離車族於佛滅後安奉分得八分舍利之一所建,今僅有基座殘存。參訪團一行於佛陀舍利塔前誦《心經》並繞塔三匝。離開此地時,阿育王石柱在夕陽的輝映下,柱頭獅身猶以昂揚之姿大作獅子吼。「不令聖教衰」是出家僧眾生生世世的承擔,惟願齊心協力護法護教,令正法廣為流布。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