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一)

  各位知識,今天是結夏第一天講經,我們講《大乘起信論》。

  一開始先講唱誦的意義。剛才大眾唱誦爐香讚和鐘聲偈,所謂唱誦利人天,要知道「唱誦」是以名昭德,一方面是讚歎三寶祈願,透過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祈求表達我們的心願。二方面是共修,藉這個機會來統和大眾的願心,所以唱了爐香讚之後,就會感覺很平靜、很安詳。法會一開始先唱爐香讚,唱了以後保持肅靜,心就定下來、靜下來了,之後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就;因為一開始就是好的開始,有好的開始,就一定能成功。假使我們唱爐香讚,唱得心裡都起煩惱,不知道自己在唱些什麼,那就沒有意義。所以唱爐香讚時大家要一起唱,不要有的唱、有的不唱,不唱就沒有功德,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義。這是一種共修,共修唱得好就能產生功德,這種功德就是一種和合一致的心力,所謂「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三樣加起來,就能產生感應、就是一種瑞相。

  很多人不了解,認為我們禪宗為什麼要誦經?做法會?為什麼還要唱誦?有這些觀念都是因為不了解禪的道理。禪者佛之心,這念心一個是心之體、一個是心之用,禪就包含了心的體用,這些道理都要知道,如果不了解,一開口就是錯誤的知見。釋迦牟尼佛席不暇暖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不在那裡靜坐四十九年?佛難道沒有禪?所以大家要了解,禪是多方面的,靜坐是禪、走路是禪、唱爐香讚、誦經、持咒、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都不離開這念清淨心、安定心、慈悲心、清楚明白、處處作主的心,這就是心之體、心之用,這就是禪。

  祖師啟發學人開悟,眼睛一動是禪、拳頭一舉是禪、拂子一豎也是禪……由這些地方來認識這念心、契入這念心,由此就知道不論動相、靜相都是禪。這念心具足體、相、用三大,心的本體、相狀、作用廣大無限,故稱體大、相大、用大。打坐的時候,這念心清楚、明白、寂然不動、一念不生,就是體大。我們在動的時候,起善念、修一切善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用大。由於修善斷惡,而成就一切莊嚴的功德、果報,就是相大,這些道理大家要了解。我們早晚課誦,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唱誦時,大家心要一致、要和諧,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快就快、要慢就慢,這個心要清楚明白、不要含糊,這就是禪的作用,有了這些作用,心念一致,就能產生感應。這個心要能動能靜、知進知退、知善知惡,始終能作主,這才是禪。不要「執一非他」,禪有體、有用,千萬不要執著到一邊去了,執著一點,就排斥其他的道理,這樣對於禪的道理不但不能通達,而且還起了執著,偏到一邊了,就會產生邪知邪見,修行就會走錯路、走遠路。

(二)

  在還沒講《大乘起信論》之前,先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撫尺」。撫尺與文鎮不同,文鎮,鎮就是端端正正,不正要給它壓正、扶正;寫字、看書、看經時,用來壓書、壓紙就稱之為文鎮。撫尺是講經用的,拍桌子引起大眾注意的木塊。撫尺的作用第一是警眾,第二是降魔,第三是請益,第四是明心見性,這當中都是有很多道理的。

  佛法有事、有理,事就是一切要如法,例如我們放蒙山,乃至做法會,一切都要如法,依著這個法、這個規矩、這個原則來誦念、修行、共修,就會產生功德。諸法緣起,一切法要遇到種種善緣、清淨緣才能成就;結夏也是緣起,要成就結夏的清淨功德,就要具足一切外緣。像我們昨天舉行了結夏的儀式,這個儀式很隆重、很慎重、很清淨,一切都要有次序,不能顛倒,這些都是緣。外緣具足了,我們再依據這些規矩、儀式來誦經、持咒、靜坐、講經,就會產生共鳴、感應。一般人認為感應好像沒有什麼,其實沒有諸法緣起、沒有這些和合的因緣,感應也產生不出來。修行雖然不是在求感應,但如果都沒有感應,就表示我們這個法、這個事情的功德還沒有真正成就。有了一些瑞相,就知道這個功德已經有所成就了,雖然有了成就,我們也不要執著,因為這一切都是我們從因地中努力得來的。

  很多人不了解這些道理,認為我們修的是禪宗,禪宗不立文字所以什麼都不要,這是錯誤的,哪有這個道理?我們這念心具足所有功德智慧、神通妙用,一切統統具足就稱之為「禪」。所謂「百草頭上祖師意」,什麼事情都是有體、有用,大家要了解,這念心表現出來是多方面的,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點點滴滴都有它的功用、都是禪。禪宗就是要先明白我們這念心,明白了之後,要在這個心上來用功、修行、學佛,不要走錯路、走遠路。

  所以禪是什麼?講出來,這個禪就成了言說;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就是行住坐臥四威儀的功德;在誦經、放蒙山中表現出來,就是能超脫亡靈的功德感應。結夏講經也是如此,講經是結夏中很重要的法事,透過講經闡明這部經、這個法門要怎麼樣去用功?它的道理在哪裡?依據這些規章、層次來講經、聽經、來做這些事情,就能產生感通、感應的作用,這些都是禪。

  有些人不了解這些道理,聽到外面邪知邪見的人一講,便覺得我們是禪宗為什麼要做早課、晚課?還要放蒙山、做超薦、做一切法事?認為做這些就不是禪,那就糟糕了。《金剛經》云:「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法都是佛法,誦經持咒、放蒙山、唱爐香讚不僅是法,而且都是出世法,有為法不執著,就是無為法!所以我們過去很多錯誤的觀念,都要修正。

  舉例來說,佛教中有些人作了一些小冊子,這些宣傳的小冊子,裡面提到出家眾不要收徒弟、不要當執事、不要建道場……這些知見觀念並不正確;假使對佛法沒有融會貫通,看了這些小冊子,心裡面就會起障礙、心裡中毒了,自己還不曉得。就像有些人聽了這些話,還認為是金科玉律,覺得這個冊子上講得很對,出家就是要了生死、要成道、要證果,為什麼還要當執事?還要講經?還要弘法、建道場?於是在這當中就起了種種煩惱,結果到處去找道場,也找不到一個不用講經、領執事的道場。所以這樣的觀念對不對?不一定正確。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這樣執著不願收徒弟,那佛法不就滅亡了嗎?執著不建道場,自己卻偏偏去住人家的道場,這不是自私自利嗎?這些觀念拿來一研究,就知道實在是講不通,我們聽到這些言論,假使不經過一番思考,就會中毒,已經中毒了,之後想把這些毒清掉,就不容易了。

  修行學佛,知見要圓融、要正、要淨,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今天在講《大乘起信論》之前,提示大眾規矩很重要,佛法假使沒有規矩,也無法顯出真正的正法,只有建立規矩,大眾依著這個規矩來用功、修行、學佛,才能有所成就。譬如我們道場環境很好,大家一進到道場,第一個印象就覺得很清涼、很自在、很安詳,使人心生歡喜,所謂「無情說法有情聽」,這就是佛法,這個地方就是淨土。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我們這裡很清淨、種了許多樹,這不是淨土是什麼?佛法有俗諦、真諦;有事、有理,心清淨了,佛土就清淨,大家要了解!。

(三)

  《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所作。馬鳴菩薩在佛教歷史中很重要,為什麼稱為馬鳴?「鳴」就表示聲音的一種共鳴。依據經中記載:馬鳴菩薩生下來時,有一種感應、瑞相,一生下來所有的馬都驚叫起來、悲鳴不已;如同釋迦牟尼佛一出生,就有九龍吐水、天人散花,這也是一種瑞相。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聽到這些可能還有一些懷疑;其實每個人生下來,多多少少都有些感應,如果這個人是迷迷糊糊的人,這一生當中也是迷迷糊糊,那生下來就是普普通通,沒有什麼感應,等於這個世界上一根草一樣,誰也不知道你,任其生、任其滅。相反地,如果你是這世界上最名貴的樹,所謂大樹下面好遮蔭,樹比喻福報,有福報的人,才能夠庇蔭大眾,自然就會產生瑞相、感應。

  馬鳴菩薩一出生,第一個就感群馬驚鳴。第二個是馬鳴菩薩會彈琴,他沒有出家前,一彈琴就會引起群馬共鳴,等於中國有句話「吹簫引鳳至,鳴琴喚鶴來」,簫吹得很好、琴彈得很好,外面的這些鳥都喜歡聽,乃至於蛇也都來聽,這些都是一種感應。出家了以後,馬鳴菩薩登台說法,一說法又產生了瑞相、感應,一說法馬聽了都很歡喜、令馬悲鳴垂淚不食七日,因此稱為馬鳴菩薩。

  馬鳴菩薩是在佛入涅槃後六百多年出世,這時候外道興起,邪知邪見的人很多,所以菩薩造《大乘起信論》,使未發心的人知道要發心;已經發心的,能發無上菩提心、證到諸法實相。造論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每個人都能了解如來佛的心境,能夠證到如來佛的境界,這部論就稱為《大乘起信論》。

  不論講經、講論,每一宗、每一派,講經論都有一些道理、方法。像華嚴宗講經的時候有十種方法,稱為「十門懸談」;天台宗講經是「五重玄義」;唯識宗是「相對釋」,以能所一對來解釋經文。

  過去大陸上講經有「祖師五法」,祖師五法包含:銷文、釋義、顯理、舉證、勸修,依據這個架構,把佛法簡單扼要講出來,就很實用。我們佛教學院講經、講開示,也要依據祖師五法這五個原則來講經說法,這個方式比較適合現代社會大眾。佛法就是要依據我們這個時代、依據人的根器來弘揚,才會產生最大的效果。現在的人喜歡快速、方便,所以我們在各個都市成立精舍,設立精舍是一個慈悲心,提供方便,使都市裡的人能就近來聽經聞法。目前由於居士的發心、大眾的發心,前前後後、陸陸續續,我們已經成立了很多精舍,這是勢在必行的弘法方向。

  雖然五重玄義裡面的道理很好、很微細,但是現在的人沒有這個時間、沒有這個耐心、細心,也不容易聽下去,所以我們講經說法,就要本著祖師五法來講經、開示;研究經教,就依據天台宗五重玄義來講。

  五重玄義裡面有很多道理,根據五重玄義就能把這部經論的精要、骨髓,襯托出來。我們研究《大乘起信論》,本著天台宗五重玄義的方法來研究,這樣就比較微細,是針對出家眾的專修,依據五重玄義的原則來講,就很有意義,也更進一步了。

  佛法建立很多的法門,都是為了對治我們這念心。這部論是佛的境界,馬鳴菩薩觀察當時的社會型態、當時的佛教狀況,作出這部論,適合過去、現在、未來眾生的根機;每一個人都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些修行的道理在論中都講得很顯明。(待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