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佛教在中國弘揚的歷程中,佛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傳播媒介。感恩歷代祖師大德、無數護法善信的發心,無私地傳譯與流通經典,使佛陀的教法得以流傳至今。然而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乘載佛經的載體因應不同時節因緣而變化:如最早的抄經、刻經,到印刷術的發明,乃至於今日的數位典藏。這些多元載體的背後,蘊藏著合乎不同時期的功能性,同時反映著佛經流傳之歷史脈絡。
手書真法卷 法音遍世行
印刷術發明以前,佛經的流傳仰賴「經生」抄寫,而且是隨著佛經翻譯一同發展。早期的佛經翻譯組織中,「筆受」一職乃文字記錄者,經常需要承擔抄經工作,使之流通。直至唐代,佛經翻譯組織逐漸成熟,抄經規範也隨之標準化。從中台世界博物館典藏的唐代《妙法蓮華經》寫本殘卷(圖一),可見唐代抄寫經文所講究的法度規範。
此寫本僅存二十八行字,墨線界格規整,字跡雅正遒勁。每行字數嚴格依循規範,工整地排列十七個字,字裡行間呈現抄寫者內心的恭敬與定力。而乘載這份虔誠心意的載體為唐代名貴的「硬黃紙」。(體現唐人對經典流傳的講究與其保存的智慧。)硬黃紙,顧名思義呈黃色,係以黃蘗染之;其硬性則源於蠟。唐代紙匠在浸染過黃蘗的紙上塗蠟,除了可達到防蟲蛀及使表面光亮外,同時具有防水、防蛀之功用。
圖一: 《妙法蓮華經》寫本殘卷,唐代(618-907),紙本,高 24.5公分,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
墨香蘊法寶 版印傳光明
隨著印刷術的發明,出現了佛經印本。論佛教大藏經的雕版,可從宋代談起。宋代,是佛教在中國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繼唐末毀佛法難與五代戰亂,諸多經典散失殆盡,在如此窘迫的困境中,出現推動大藏經付刊與雕印的佛心皇帝──宋太祖趙匡胤(927-976),歷時十三年,投入大量資源,完成所收共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佛典的《開寶藏》;而後還將藏經賜贈契丹、西夏、高麗、日本、交趾等鄰國,使珍貴的佛教藏經流傳四方。然而,現存佛教印經板為數不多,多為明清時期文物,但仍然相當珍貴。中台世界博物館所典藏之印經板(如下圖),可見佛經雕印的制式規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看看吧!
▲《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印經板,長30公分,寬22公分,中台世界博物館藏。 |
小結
佛陀的教法,通過不同媒介應和著社會變化與眾生需求而流傳至今,化化不絕。隨著印刷術的興起,佛法廣泛地流通於民間。這一歷程不僅是文化歷史的見證,更是佛法千年弘揚的具體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