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層面非常廣泛,一個是縱,一個是橫。縱,是指上下,如父母、子女;橫,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現在的社會,大家彼此見面容易怨氣沖天;我們修菩薩道,要怨親平等,「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心行平等 於道無諍
什麼是「舊惡」?過去某人跟我過不去,就始終放在心中,不論是打坐或是做事,心當中始終有一個影子存在,這就是一個障礙。有些人不但放不下,還要公報私仇,藉種種機會來報復,就造了惡業。所以,我們的心量要廣大,不念舊惡。
「不憎惡人」,就算是世間上罪大惡極的人,我們也不要恨他。一般人嫉惡如仇,認為有善必賞、有惡必罰是正義,是世間的真理,如果真正想修菩薩行,這種觀念就要改過來。菩薩希望引導壞人變成好人,希望好人變成賢人、聖人,乃至早日成佛,如同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這樣的心量。
進一步來說,世間上哪一個是好人?哪一個是惡人?如何分辨?有些人表面上看是好人,其實心當中充滿了貪、瞋、癡、嫉妒、仇恨;有些人的言辭、行動很粗率,不修邊幅,但是心中很光明。所以,究竟哪個是好人?哪個是惡人?在台灣認為是好人,說不定在其他地方就變成惡人;即使現在是好人,未來也不一定是好人。既然如此,善與惡就很難定論,不是絕對的,都是緣起性空。
佛法當中有假觀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假有,正如《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萬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菩薩知道一切善善惡惡都是無常,所以心量廣大,不憎惡人。不憎惡人,並不是沒有是非,而是「視一切眾生如己子」,看到小孩犯錯,知道他目前不明白、不覺悟,所以做了錯事,哪一天他明白、覺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說不定比我們更精進、更早成道。把這些道理想通了,就能做到「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心自然就會定下來。所以,我們的心量要廣大,怨親平等,就能達到平等法界。
體冤進道 心無增減
假使真正遇到有人平白無故來傷害,或偏偏老是碰到不想見到的人,這就是「怨憎會苦」。所以,為人處世處處都要留退路,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日常生活中,假使為了一點小事心生芥蒂,始終放在心中,甚至藉機會公報私仇,這就是小人,將來就會墮落。為什麼?因為心當中還有執著、還有怨恨,心量太狹小,還有報復之心、小人之心、眾生之心,這些都是三塗惡道的因。所以,心量要廣大,不要計較,冤家宜解不宜結。
〈達磨二入四行觀〉言:「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佛法說三世因果,過去自己不但沒有修布施、持戒、忍辱,而且還令別人起煩惱,結了冤、結了仇,使眾生增長邪見,乃至墮落;如今雖然沒有違害眾生,也要承擔種種苦果,為什麼?「是我宿殃,惡業果熟」,是我過去所造的惡業、所種的惡因,現在果報成熟,就要受報。
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自己造了惡業,業報現前了,就要受報,誰也救不了,要「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知道是自己的業障,今生還了就了了,所以甘心甘受,心中沒有一點煩惱、沒有一絲怨氣。
「都無冤訴」,不但甘之如飴,而且受了苦、吃了虧,也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心當中慚愧懺悔,這樣就能消除業障。相反地,受了一點苦,馬上到處宣傳,說什麼人對不起我,向別人吐苦水,這就是冤訴,就生了是非。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曾為忍辱仙人,當時遇到歌利王割截他的身體,把他的雙手、雙腳砍掉。歌利王問:「你恨不恨我?」釋迦牟尼佛說:「我甘心忍受,而且如飲甘露。我不但不恨你,而且將來我成佛了,第一個就要度你。」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第一個度的憍陳如尊者,就是過去的歌利王。修行要有這種心量、這種認識,道業才能夠成就。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遇到任何苦,不論是自然界的,或是人為的,心當中都不要憂愁煩惱。有憂愁煩惱,心中就是黑暗、無明,就失去了正念、正定,失去了清涼、自在,落入人我是非、冤親憎愛。所以,心通達因果的道理、無為的道理,了解今生的苦惱是過去所造的惡業成熟,甘心甘受,業障就能消除。進一步,能夠識達、能夠知道逢苦不憂,知道的這念心現前,就不隨境轉,就沒有苦惱、取捨,當下就與理相應、與真心相應,就能夠得到解脫。
所以說「體冤進道」,不如意的境界就是冤,有了冤,心中還能夠無苦無憂,就與道接近,就進入菩提大道、進入真性。佛法不是口頭禪,也不是形而上的理論,而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實踐的學問,依照這些道理起觀智,就能夠轉識成智,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