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文/普林精舍住持 見占法師
經云:「一切眾事,皆由精進而得興起。」精進有奮勇、猛銳、努力、堅毅之意。謂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意即依佛法教義,於修善斷惡、去染轉淨之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
勤孜孜 行願滿
《大方廣十輪經》記載,有二種精進,一是世間精進,二是出世間精進。從世間學業、事業的角度而言,須勤奮努力,持之以恆,方能有所成就。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天資愚笨,因刻苦學習,將勤補拙,幾年後不僅精通經典,且深入研究辭賦,所寫〈三都賦〉震驚京城,滿城豪貴競相傳抄,竟令洛陽紙貴。
而行者欲弘法利生,更要精進不懈方能滿願。《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東晉法顯大師,常慨嘆律藏殘缺,誓願西行求法,以六十多歲高齡,從長安出發,歷經六年,至中印度時,已超過七十歲,精進求法的心,足為佛弟子風範。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在年近六十歲高齡,發廣大悲願,精勤籌建中台道場,為法忘軀。
律宗高僧鑑真和尚,為了將戒法東傳日本,歷經十多年的艱難挫折,即使雙眼失明,亦堅持不退。禪宗東土初祖達磨大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忍心不動,堅毅等待因緣成熟,傳法給二祖慧可大師,才有日後「一花開五葉」的禪宗盛世!精進能策發一切善行、功德,佛法的傳承,在歷代高僧祖師精進勇銳、不畏前境下,最終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自修心 真精進
精進有多種類別,《大智度論》將精進分為事精進及理精進。每天誦經、拜佛、修善法等,於事相上勤勉用功,即是事精進。若依心起修,堅住正念,安住實相,即是理精進。《大般涅槃經》記載世尊入滅前,殷殷教導大眾:「諸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即是提示弟子,時時在心上用功。
曾經,有法師因修行定課安排過多,超過負荷,心生煩惱,向開山祖師請法:「何謂真精進?何謂大精進?」老和尚慈悲提示:「真正的大精進,是不起煩惱!要在心上用功,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原來所有的用功,從五戒十善、四聖諦、十二因緣到六度萬行,皆不離開當下這念心,這才是真正在菩提道上奮勇猛銳!大善知識一言點破,佛法的精進修持用功,須以正知正見為導航,提起覺性,看得清楚明白,不生煩惱、不起掛礙,心能作主,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方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回顧自己披緇修行二十多年來,每每遇到修行困境,便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作為砥礪勸勉的座右銘,自我提醒勿忘初心!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勝報宿殃,皆謹記在心,憶念不忘,初初出家,辭親割愛,所為何來?「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來!」念念反觀省察自己「身行道,心是否行道?」
從古至今,從出生到捨報,從白天到黑夜,從世間的學業、事業等諸事圓滿成就,到出世間的道業解脫,無一不是覺性作用的彰顯,正如《佛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行者若能不忘初心,念茲在茲,發起精進長遠心,生生世世,長長久久,勤行一切善,誓斷一切惡,廣修自利利他之菩薩行,無有退轉、無有疲厭,必能速證菩提,成就佛果。祈願盡未來際,生生做如來子,世世穿如來衣,念念憶如來法,時時行如來事,久久住如來家,長長坐如來座,直至圓滿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