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貴
文/普同精舍住持 見酋法師
世人都想追求富貴,有些人為了迎向富貴,拚命在物質層面苦苦追求,不知物質生活的富貴是無常,會隨著善、惡因緣而生滅,況且物質層面的富貴是有限的,但人心的欲求,卻是沒有止盡,始終無法滿足。
從前,有位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往生後,到閻羅王處。閻羅王恭敬地請他上座,問他:「您生前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來世想投胎到哪裡?我可以滿您的願。」大善人笑著說:「我沒有什麼大心願,淺淺幾項而已。」於是以八句詩回答閻羅王:「父做尚書子狀元,繞家千頃好良田;魚池花果般般有,美妾嬌妻個個賢;充棟金銀並米穀,盈箱羅綺銀及錢;身居一品王公位,安享榮華壽百年。」閻羅王聽了,立刻下座,對他說:「若世上有這麼好的地方,閻羅王讓您做,我先去投胎了!」
身富心貧 患無智慧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仔細觀察,世間有哪些事物能達到真正永恆的快樂?沒有!都是暫時的。譬如飲酒之樂,一旦過量,不僅危害自身健康,也容易因酒後亂性,滋生事端,導致樂極生悲。又如見到滿桌佳餚、山珍海味,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暴飲暴食,造成消化不良,引發腹痛或生病,更是得不償失。這些都說明物質享受只是一種刺激,不是真正的快樂。
所謂「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飯,心也很自在,勝過住在高樓大廈。因此人貧不算貧,心當中具足了功德、智慧,就能清涼自在,哪裡是貧?古德也說:「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人貧能養道,是為貧道人,心貧無智慧,墮入餓鬼身。」
一旦人心空虛,便容易迷於境界,作不了主,縱使物質生活富貴,若不知道透過佛法的正見,提升精神與心靈生活,便會落入身不貧、心貧的窘境。
祖師云:「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在貧困的生活中,一般人都很愁悶,但有些人則不同,例如孔子的弟子顏回在困頓中,卻能樂在其中,不憂不惱,安貧樂道,因為他的心平靜,沒有雜念。
孔子讚歎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懂得返照內心,去除妄想執著,讓這念心有定力、智慧、慈悲,就能將盲目追求,轉化為無止盡的真實受用。因此真正的快樂,是藉由智慧照破無明黑暗!看破生死,化生死為涅槃,轉煩惱成菩提,方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心寶無價 富轢萬古
過去,印度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至南印度弘法時,香至王十分虔誠,供養尊者名貴的寶珠。尊者藉此問香至王三位太子:「世間有沒有比這個寶珠更珍貴的東西?」大太子回答:「沒有東西比這個寶珠更珍貴。」二太子也給了相同的答案。三太子卻表示:「然而這只是世間的寶珠,珠不自珠,寶不自寶,它的連城價值是人心所賦與,因此真正珍寶是眾生本具的無價心寶。」當時的三太子就是達磨祖師,清楚解釋了這念心與世間萬物價值的差異。
人除了物質生活,還有精神生活與心靈生活。透過薰修佛法,增長智慧,豐富精神生活,更進一步提升心靈層次,讓每個人都能契悟本具的光明自性,啟發心當中的定力、智慧、慈悲等無量功德法財,令人人皆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最終離苦得樂,生死自在,福慧圓滿,成就真正的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