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得失的面具
文/見疇法師
常有人問:「如何看待得失?」事實上,得、失根本是不存在的幻象。原因在於:得與失必須立足在一個基準點上才能成立,那個基礎就是──「我」,但偏偏「我」是最虛妄不實的四大五蘊假合,既然無我,何來得失?然而,在尚未證悟無我之前,讓我們先一層層向內反觀──為什麼喜歡得到,而害怕失去?
一般人將擁有與快樂劃上等號,因為在獲得的同時,內心生起滿足感,覺得空缺得到填補。例如:希望升官加薪,認為職位的高低象徵著個人價值;寧可吃泡麵也要存錢買名牌包,以為名牌能幫助自己增加自信……。
更精準地說,外在的事物不過是引發內心感受的媒介,我們真正希望得到的,其實只是一種感受,例如:溫暖、愉悅、自在、充實感等等。因此,當人們說不願失去時,只是因為害怕痛苦。每個人真正追求的,並非外在的任一事物,單單只是「離苦得樂」而已。
萬法唯心 緣生無性
我們自小就深信快樂的源頭來自外在,殊不知外在的一切都是短暫而生滅,所謂「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這種建立在外境的快樂,通常會伴隨兩個現象:
其一,感受會隨時變異,得到並不一定快樂。
例如:有人花掉大筆積蓄,買下夢寐已久的限量款亮黃跑車,但快樂只維持到家人告訴他:「我們剛剛都以為這輛是計程車……」在家人的笑聲中,他的優越感徹底破滅。
又例如有人奮鬥十年終於升為課長,開心不到一分鐘,發現新進的後輩也被升為課長,和他平起平坐,快樂瞬間消失;另一位找了很久房子,終於如願搬到海邊別墅的女士,不到三個月就失去新鮮感,沒多久就看中下一棟房子,相信只要入住就別無所求。
這都是因為沒有認清能讓自己心安的並非外境,所以喜悅無法持久。為了讓自己再一次體驗快樂,只好不斷地變換目標,落入永無止境的輪迴。
其二,不同人對於同樣的事物,產生的苦樂感受會有所差異。
例如:有些人睡覺時必須燈光全暗才能入眠,有些人反而在漆黑中失眠;有人喜愛芳香劑的味道,有人聞到就頭暈。
這印證了佛法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些不同的習慣、想法、觀點,其實都只是誤認過去累積的業識種子為真正的自己。錯認有「我」的這念識心,就這樣不斷忙著抓取外在的事物,加以分別,賦予意義,無法保持單純的「知」,一旦境界稍有變化,感受就瞬間產生變異。
但得本 莫愁末
既然由外而來的快樂沒有品質保證,那如何獲得永恆的安樂?答案是:向內看。《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外在的一切,皆由心識所現。所以,當不再賦予事物定義,並將焦點由外回歸自性,保持能觀的心清明常在,就能跳脫意識與情緒的框架。持續在這個根本上用功,轉化就自然發生,最後得以達到內外一致的圓滿。如〈永嘉證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每天給自己時間靜坐,找回迷失的覺性;每天撥一些時間反省檢討,作為處世的資糧;將修行帶到生活中的每一刻,好好觀照自己的心。境界現前,不帶評論地以正念覺知它;當內心波濤四起,也請試著跳出海面,只是覺察它。日久功深,伴隨著付出的時間與努力,本自常存卻被覆蓋的法喜禪悅,將逐漸流露,這種快樂不假他人,永恆而不滅。人生至此,有限的生命就活出了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