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 是修行的實踐
文/普照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傳溫
有一則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有一位老婆婆日日以淚洗面,思念她出嫁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雨傘的,小女兒嫁給賣麵線的。每當晴天出太陽時,老婆婆就擔心大女兒賣雨傘沒生意;下雨天時,又擔心小女兒不能曬麵線,所以每天都煩煩惱惱過日子。後來有人對老婆婆說:「妳可以轉一轉心念,出大太陽時,想小女兒的麵線曬得快,賣得多;下雨天,就想大女兒的雨傘必然暢銷。」老婆婆聽了豁然開朗,自此笑顏常開。的確,所有的環境與條件都沒有改變,只因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萬法唯心,事情的好壞都在一念之間。
躬行實踐 道自如如
學佛之後,覺得自己心量變大了,心也變得更柔軟了,處理事情也變得比較圓融。生活中,遇到各種境界考驗時,佛法的道理讓自己得以提起正念,轉化煩惱。「修行就是個忍字」,「修行就是修改、修正自己的行為」,法師的開示提醒著自己要縮小自我,放下我執。
記得幾年前,公司接到一筆日本客戶的訂單,當下感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公司的商譽能因此得到很大的提升;憂的是,日本客戶對產品的性能與品質,一向要求很嚴格,可能會面臨很大的困難。果然,在生產過程中,常常被日本客戶退貨,要求重新製作。次數多到讓自己覺得客戶的要求真是無理,根本是雞蛋裡挑骨頭。有次會議,當同仁對客戶的要求抱怨連連時,老闆說:「我們應該要很感恩有這個機會。因為日本客人給我們訂單,讓我們有錢賺,還當免費顧問來協助我們提升生產技術與產品設計,去哪裡找這樣好的機會呢?」老闆的話,如醍醐灌頂,讓自己當下念頭一轉:是啊!客戶因為相信我們的能力才會有所要求,再怎麼辛苦都要熬過去。果真,經過這次的磨鍊,公司的技術提升許多,千錘百鍊終究成鋼。
想想,佛法真的不離生活,而轉念是修行的一種實踐。因為有忍辱的功夫,才能心平氣和地與客戶溝通彼此的要求;因為能夠放下我執,放下自以為是的驕傲,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反省檢討中精進,如此才有成功的契機。
慈心為鎧 常行精進
佛法的智慧,總讓人感到歡喜與自在,寧靜與祥和。「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四祖道信禪師的這句法語,讓自己特別受用。日本客戶的事件,讓自己體會到,一切的境界都沒有所謂的好壞,好壞是因自心妄加分別而有。因此當遇到逆境,先練習轉念,即便遇到傷害我們的人,也當以同理心對待;把自我縮小,設想對方的難處,以慈悲心修七周緣慈回向,解冤釋結;修忍辱功夫,視對方為逆境菩薩,來成就我們的道業。例如,當遇到喜歡占人便宜的朋友,自己總會想起歷史上的鮑叔牙與管仲,他們一起合作買賣時,雖然管仲總是為自己多拿了利潤,鮑叔牙卻總能以同理心體諒管仲家境不好,又要奉養老母親,而不多加計較,也因此留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這段代代流傳的佳話。試想,倘若換成自己,能有鮑叔牙的心量嗎?還是會直接找管仲理論,大吵一頓呢?
生活即是修行,轉念的功夫,來自平日的精進。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持戒清淨,有了定力與智慧,遇到境界時,心才能作主,將惡念轉成善念,將煩惱轉成菩提,時時保持清楚明白的心,人生必定處處光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