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處世間
文/普濟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法緣
學齡前,經常跟著奶奶在寺院掛單,每天的早晚課,是自己最喜歡的時光,因為可以聽到莊嚴的梵唄音聲。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仍然歡喜地跟著一起誦念。
幾年前,與同修一起進入精舍上禪修課,初級禪修班結業時,有一位師兄詢問自己是否有興趣加入梵唄班。此時心裡想,梵唄是一項殊勝的執事,自己什麼都不會,有資格參加嗎?因此很猶豫。師兄鼓勵說,只要有心想學,就可以報名。心想,梵唄是自己從小夢寐以求的事情,現在有機會一償宿願,感到非常開心,於是馬上就報名了。
上課二個月後,教授法師布達,來年三月的梁皇寶懺法會,要安排自己執「鐺」這個法器,當下,心中感到非常惶恐,直覺地就想逃避。師父慈悲地看著我說:「你可以的。」在法師的鼓勵下,毅然決然接下這份執事。同時也因為要上場執法器,自己更下定決心茹素。
一年多之後,新任的梵唄班教授法師,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對我們說:「從你們學習梵唄的第一天開始,就要學習『下台』。」這一段話,讓自己非常地震驚與不解──學習梵唄的主要目的,不就是要上場執法器嗎?為什麼要學習下台呢?教授法師接著說,就算寶鐘鼓敲得再好,也不一定永遠領寶鐘鼓的執事;總有一天,會讓其他人上場,所以一定要學習放下。
當下,突然想起自己是因為喜歡梵唄,才選擇上梵唄課,那才是我的初發心;努力練習的目的,不是因為一定要上場。可以上場時,隨緣盡分,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執事;沒有機會上場時,也應該要以清淨心,跟著大眾一起唱誦,而不去貪著執事、不去懊惱沒有上場,這才是學習梵唄應該有的態度。思惟至此,忽然明白師父的意思,頓覺身心非常輕鬆。
從此,有機會上場執法器時,會反觀自己的發心,是否摻雜其他念頭?沒有上場時,也學會隨喜讚歎師兄們的發心。練習時有不足之處,會虛心向師兄請益;而且也願意與新進的師兄們,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自此,梵唄真正成了令自己法喜充滿的一件事。
《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面對世間順、逆、興、衰種種境界與變化,如何自在處之?祕訣無它,轉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