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本期主題:修行處處是學習







菩薩為利益眾生,向五明處學。
不斷地學,更於生活中不斷落實所學,
時時返照自心,反省檢討,不斷地覺。
如此,道在日用中,
生活就是學習,生活就是修行。


明心見性是歸處

文/普同精舍夜間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白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段法語經常浮現在腦海裡,提醒自己人生無常、苦短,應把握每個當下,注意每個心念,發願生生世世要好好修行。

  經歷過人生的病苦、愛別離苦,印證了在禪修班所學的佛法,真實不虛;佛法因緣果報的道理,也讓自己明白,每件事情皆為因緣和合所生。因此,每當生活上有了煩惱,面臨精舍執事或工作上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教示弟子做人處事的圭臬──中台四箴行,抑或在〈達磨二入四行觀〉、《佛說四十二章經》等佛法的智慧庫中,找到「解」治的方法。

  擔任禪修班學員長多年,漸漸明白老和尚要弟子們在菩薩道場中修行的內涵和真義。精舍中形形色色的學員薈萃一堂,和學員互動,彼此之間互相學習;擔任執事就像一塊試金石,鍛磨我們的心性。體會到,擔任學員長如果無法以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堅定願心,表裡一致、真實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的道理,乃至於領執事時不能虛心學習、努力,在六根對六塵時,往往容易為境界所轉。

  反省、檢討、慚愧、懺悔、改進,是一種生活的修行美德,更是廣結善緣、斷惡修善、了生脫死的前方便,它並不高深難懂,但我們必須去執行和反覆驗證,方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每週一次的禪修課,薰修大乘經典,以智慧法水澆灌、滋養菩提心,息滅退轉心、瞋怒心、嫉妒貪婪心、癡迷顛倒心,如古人言:「斯亦披沙揀金,往往見寶。」陶鑄我們成器。

  陶鑄成器的工夫,就在生活中成就──誦經、持咒是道,喝茶、洗菜、做飯也是道,學習與「覺性」做好朋友,無論何時都要練習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反省、檢討的工夫,從改變日常微小的壞習慣著手,一層一層、抽絲剝繭地進行改造工程,相信只要有恆心、有耐力,不斷反覆薰習佛法,在日用當中落實、清淨三業,廣積福慧資糧,最終垢淨明存,必能明心見性,親見自家珍寶。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