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302 期 |
|
本期主題:用佛法點亮心光──青年禪修教育 |
|
青年禪修的珍貴旅程文/全國大專青年禪學會南區總召 傳善 接觸禪修的因緣,始於兒時父母帶我參加兒童禪修班;國高中就讀普台,學校亦安排靜心課程;升大學的暑假接到普台學姊邀請,參加初級禪修班及台大中智社,逐漸發現禪修對生活和內心的莫大助益。在大學畢業、進入研究所至今,我仍將禪修班列為每週行事曆中的優先順位。 以前對佛法的理解零碎而充滿疑惑,無法化解煩惱。然而,透過禪修班,得以有系統地學習,逐漸建立起正知見,學會思惟道理、調整行為,並轉化煩惱。例如,學習因緣果報之理後,開始改正習氣,避免結惡緣並廣結善緣;了解十二因緣後,學會自我覺察與反省;明白了緣起性空之理,逐漸放下得失心,生起感恩心,善用緣起而不執著;體解人人本具佛性,練習對一切眾生恭敬,滅除我慢心,培養不卑不亢的態度。 禪修不僅幫助我轉化煩惱,也使我更能慈悲、智慧、圓融地待人處事,內心愈加穩定,生活也更有福報。過去,常因世界的混亂、未來的生涯競爭、家庭與職場的人際紛擾而憂慮憤怒;如今,因佛法的智慧,心變得安定,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明白應從因上努力。即使面對充滿變化與挑戰的未來,我仍能安心地擬定方向,持續累積福德資糧,使人生處處自得。佛法如明燈,引領我們在無常且苦樂參半的世間,活得光明自在。我深感青年時期能禪修學佛,實無比珍貴。 在佛學社與同學互動中,觀察到許多學生的良善,亦渴望探索讓人生光明的方法。我們需要努力,讓他們了解禪修班和佛學社的課程,正是人生智慧的寶藏。比如,分享如何運用佛法跨越人生各個階段的難關,為生活帶來持久的益處,值得在大學期間優先學習;佛學社招生擺攤時,遇到因看見觀世音菩薩像而駐足抽吉祥籤的同學,邀請他們加入佛學社學習菩薩的慈悲和智慧。對於焦慮的學生,肯定他想改善生活的心,並分享禪修能增進對人生的深入理解,經營幸福自在的生活。這樣的互動能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傳遞給更多人,讓更多青年受益。 我深感福報,在每個階段都有貴人引領與鼓勵,才得以持續走在禪修學佛的道路上。因此,期許自己,對青年更耐心關照、細心聆聽、包容善解,理解需求,秉持著勇氣和尊敬,用彼此懂得的語言互動溝通,接引更多青年禪修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