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本期主題:用佛法點亮心光──青年禪修教育







青年時期,是奠基一生的關鍵階段。
透過禪修教育,引領莘莘學子知因識果,開發心地,樹立正見,
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以佛法的慈悲、智慧,點亮自性心光!


學佛得意少年時

文/全國大專青年禪學會活動組 法奘


  轉眼間,踏入精舍快一年了,這一年對我來說不太一樣。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倒楣大王,考試時總猜錯選項、支持的球隊無法笑到最後、就連玩賓果遊戲也能一個號碼都不中。到了大學,擺脫了考試束縛,開始有時間感受生活,這時也在家人的引領下加入中台大家庭,搭上禪修班的列車,更進入大專青年禪學會,與年齡相仿的同學們一起用功。

  慢慢地,自己成了精舍的常客,平日上禪修班,週六參加共修法會,週日參與大專青年禪學會會議及課程,為寒暑假的營隊做準備。禪修課後,我會把師父講授的佛法套用在生活中,將抽象的知識與實際發生的事情做連結,在解決一些日常遇到的問題時變得容易許多,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後,處理方法也更加圓融。週六的共修法會,剛開始我的出席率不高,但住持法師竟安排我擔任司儀,說要給聲音不錯的我嘗試看看,令我又驚又喜,感謝師父給我機會,讓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為法會盡一份心。週日則是禪學會時間,很多發心的同學,利用假日籌備寒暑假營隊活動,一起讓佛法在校園的推廣更加盛行,去年暑假舉辦了全國大專禪風體驗營,我也以司儀的身分參與,營隊的成功不僅是禪學會的復甦,更為疫情後寫下新篇章。進精舍後,生活變得精采,與家人、同學的相處更加得心應手,還嘗試了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新事物,真的不可思議!

  接觸佛法後,改變最大的是得失心。之前自己的勝負欲非常重,誇張到打電動輸了還會氣到撞牆壁,參加比賽有時也因太緊張而失常。但現在,比賽不再是壓力,而是一種享受。除了對勝負的釋懷,得失心的調整也影響到心境,現在情緒變得更穩定,不管遇到好壞消息,心情都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得失心與人際關係也有很大關聯,心情起伏減少,脾氣會變好,自然受大家歡迎。班上有些同學就因情緒問題或心中包袱太多,遭到同儕疏遠,慶幸這些毛病沒有在自身上浮現。我生活得開心又順利,真實體會到「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

  現在的我,不再覺得自己是倒楣大王,雖然考試還是常猜錯,玩賓果依舊會有一號難求的慘況,但不覺得可惜,失敗雖不好受,卻只是經歷的一小部分,這些經驗滋潤未來的我,讓我可以自信地笑到最後。提到「笑到最後」,這年我支持的球隊都拿到了總冠軍,或許這就是福報帶給我的驚喜吧?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