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中台廣傳








實踐成佛之道──中台禪寺印度•尼泊爾聖地參訪報導

文/編輯部

拘尸那羅── 佛入涅槃處

給薩里亞佛塔前合影。
瑪塔庫佛殿為紀念佛入滅前最後一次說法所建。

  距離巴特那市一百公里處有一座給薩里亞佛塔(Kesariya Stupa)。世尊於毘舍離宣布將入涅槃後,動身前往末羅國。離車族人依依不捨地送佛至跋耆國邊界,佛贈與缽,離車族人便為此缽起塔供養。原塔經之後的王朝數次擴建,現今規模宏偉。參訪團於此供花,彷彿也體會到離車族人的感傷。

  末羅國的拘尸那羅(Kushinagar),現位於印度北方邦克什那加爾縣(Kushinagar)的凱西亞村(Kasia)。一行來到鐵匠純陀供養佛陀處。佛陀接受純陀的供養,食後嚴重下痢,隨後前往娑羅樹林欲入涅槃,最後度一百二十歲的須跋陀羅,為佛住世時最後一位弟子。

  參訪團抵達佛陀大般涅槃遺址區,進入園區即見笈多王朝所建僧院遺址。大涅槃寺前有數十年前栽植的娑羅雙樹,寺中供奉著五世紀雕刻的佛陀涅槃像,長6.1公尺,大眾於此供花、繞佛及誦經。大涅槃寺後方之大涅槃塔,是一座重建的白色覆缽式佛塔,標示著佛陀在此入滅之史蹟。《大唐西域記》記載,佛陀在此地入涅槃後,阿育王於此建塔紀念,爾後曾有過多次修復,現今所見為緬甸佛教徒重新修建。

  接著前往佛荼毘處──安迦羅塔,繞塔三匝後參觀八分舍利紀念塔,此塔相傳為阿育王為紀念佛入滅後八國國王分佛舍利所建之八個小塔。最後前往瑪塔庫佛殿,佛入滅前於此說《大般涅槃經》,經中世尊最後教囑:「諸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提醒佛弟子們當勤精進,以戒為師,依四念處嚴心而住。

 
純陀供養佛陀處。  
大涅槃寺塔前方種植娑羅雙樹。



藍毘尼──佛誕生處

佛陀誕生紀念館前方有小塔七座,標誌佛陀降生人間時行走七步,步步生蓮的事蹟。

園區入口設有五戒石碑。
草地上,羅列著一整片紅磚建造的僧院基石。

  悉達多太子誕生處──藍毘尼(Lumbini),位於尼泊爾境內。藍毘尼乃善覺王(摩耶夫人之父)為其夫人藍毘尼建造的花園。迦毘羅衛國淨飯王夫人摩耶產期將臨,按當地習俗回娘家分娩,途經藍毘尼園時見一無憂樹,摩耶夫人舉右手攀取樹枝,悉達多太子即從夫人右脅出生,諸天、世間悉皆放大光明。

  藍毘尼意為「花果等妙勝事具足」,園中繁花盛開,池水澄淨。一棟白色建築物為佛陀誕生紀念館,館內有一塊石板(Marker Stone),相傳為佛陀誕生的準確地點。此外,尚有一塊著名浮雕,其上刻有摩耶夫人輕撫無憂樹枝,悉達多太子降生之景象,此浮雕現今已磨損,不易辨識。參訪團一行於此唱誦〈讚佛偈〉,並沿館內遺跡繞行三匝。

  紀念館前方有小塔七座,佛陀降生人間時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並行走七步,步步生蓮,七座小塔即為紀念此事蹟而建。廣場草地上,羅列著一整片紅磚建造的僧院基石,應為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七世紀間陸續建造的。

  阿育王石柱在佛陀誕生紀念館西側,是阿育王參拜藍毘尼時所立馬頭石柱,其上銘刻敕文,標示佛陀在此降生。該柱現高7.2公尺,波羅米文字仍清晰可見,但柱頭上的馬像已遺失。

  阿育王石柱南側為著名的聖水池「帕斯卡尼(Puskarni)」,為傳說中摩耶夫人沐浴淨身的聖池。目前所見聖池為一九三一年重建,聖水池旁有一棵百年菩提樹。參訪團一行於菩提樹下靜坐,返照本源自性天真佛。

阿育王石柱上的波羅米文字仍清晰可見。 廣場入口栽植娑羅樹與無憂樹。
紀念館旁為帕斯卡尼聖水池。


迦毘羅衛──佛出家處

考古學家於印度畢波羅瓦佛塔中,挖掘出釋迦族所分得的佛陀舍利。

尼泊爾的迦毘羅衛城西門遺址。
大出離門──東門遺址。
畢波羅瓦佛塔旁的僧院遺址。
印度境內的迦毘羅衛城皇宮遺址。

  迦毘羅衛城(Kapilavastu),為古代釋迦族的國都,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故鄉。佛陀成道前,在此出生、成長、學習、納妃生子,也在這裡感悟世間無常、眾生皆苦而發心出家。

  傳說釋迦族是日族英雄喬達摩(又譯瞿曇)的後裔,因此以「喬達摩」為族姓,為剎帝利種姓。佛陀時代正值釋迦族強盛時期,該族分居十城,組成了一個民主的部落式共和國,佛陀的故鄉迦毘羅衛城為其中最大城,因此以迦毘羅衛為國名,國王即佛陀的父親──淨飯王。摩訶男執政時,迦毘羅衛國被憍薩羅國琉璃王消滅。

  關於古迦毘羅衛城的地點,一說在今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特(Tilaurakot),另一說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的畢波羅瓦(Piprawa),鄰近藍毘尼。參訪團先抵達尼泊爾境內的古迦毘羅衛城,參觀西門遺址後,前往東門遺址。相傳悉達多太子即從此門乘白馬踰城,出家修行,故稱東門為「大出離門」。

  之後返抵印度境內,參觀印度迦毘羅衛城遺址(畢波羅瓦)的塔寺遺跡,此處為釋迦族在佛陀入滅火化後,建塔供奉所分得的遺骨舍利之處。一九八八年,法國考古學家佩普(W. C. Peppe)於此處一座已崩毀的佛塔中挖掘出裝有舍利的滑石容器,容器上並有波羅米文標示:「這是釋迦族佛陀世尊的舍利容器」,在當時的考古界造成轟動。其後,於佛塔旁的僧院遺址中發現四十多枚赤陶製的印章和缽蓋,其中一枚印章上刻有波羅米文:「大迦毘羅衛的比丘僧伽(所有)」。缽蓋上也刻有迦毘羅衛的字樣。參訪團一行於佛陀舍利塔遺址誦經、繞塔,接著前往參觀迦毘羅衛城皇宮遺址。

  佛為尋求令眾生離苦得樂的真理而捨親出家,大眾親見迦毘羅衛城遺址,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祈願生生世世身披如來衣,廣行菩薩道。



舍衛城──佛現大神通處

參訪團於祇樹給孤獨園中犍陀俱提精舍恭誦《金剛經》。

拘賞波俱提精舍南方的阿難菩提樹。
祇園精舍北側建有給孤獨長者紀念塔。
鴦掘摩羅紀念塔相傳為鴦掘摩羅尊者最後入滅處。

  舍衛城(Sravasti),為古代印度恆河中游北岸憍薩羅國都城,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祇園精舍所在地,佛陀在此常住、說法長達二十多年,並曾在此開示《金剛經》、《楞嚴經》、《無常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經典。佛曾於此城為降伏外道六師而現大神通,因而此地亦稱「佛現大神通處」。

  古代的舍衛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斯拉瓦斯提(Sravasti),首府勒克瑙(Lucknow)西方一百六十公里處。塞赫特馬赫特(Sahet-mahet)的雙子村遺址(Twin Ruins)被認定是佛世時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面遺留許多佛塔、寺院及僧院,其中最著名的有犍陀俱提精舍及拘賞波俱提精舍,皆是佛陀曾居住之精舍。

  祇園中央為犍陀俱提精舍,又稱二號寺院(Temple 2),是專指世尊所居住的房舍,一般又稱為「香室」,也稱為「佛殿」,是給孤獨長者為佛所建。一般認為這裡是佛陀至此最早說法淨居之所。參訪團一行在此供花,並虔誦《金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此時讀誦更能隨文入觀,領會法要。

  H塔為佛常對四眾弟子說法處,一行誦念《心經》後靜坐。接著前往拘賞波俱提精舍,此處又稱三號寺院(Temple 3),佛陀曾居住於此。前方有一條步道基址,據信是佛陀經行的地方。

拘賞波俱提精舍又稱三號寺院(Temple 3),佛陀曾於此居住。
大神蹟紀念塔為紀念佛於此生忉利天為母說法所興建。
祇園精舍內的H塔為佛常對四眾弟子說法處。

  拘賞波俱提精舍南方有一棵阿難菩提樹,乃舍衛城民為感念阿難尊者代為向佛陀啟請種植此樹所命名。當佛陀不在舍衛城時,大眾便將這棵菩提樹視為佛陀親身,向其禮敬並供養。

  祇園精舍北側的馬赫特遺址中,建有一座紀念給孤獨長者的塔。此塔不遠處,有一座鴦掘摩羅紀念塔,為鴦掘摩羅尊者遇佛得道及最後入滅處。另有大神蹟紀念塔,當地人稱為佛陀機場(Buddha Airport)紀念塔,因佛曾於此升忉利天為母說法。

  三千年前,佛陀帶領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弟子淨住在祇園精舍,化導眾生。今日中台千僧在 導師的帶領下,奉行佛制六和敬,廣設方便,弘揚佛法。朝禮至此,更興令正法久住的悲心願力。



僧伽施── 佛降還人間處

現今僧伽施已不復見三道寶階,唯存阿育王石柱柱頭與一小廟。

參訪團於此將朝禮十大聖地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共成佛道。

  僧伽施(Sankisa),是位於中印度恆河流域的古國,為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後,降還人間之處,又名曲女城、尚卡西亞(Sankasya),位於今之北方邦法魯迦巴德(Farrukhabad)桑吉沙村(Sankisa)。

  佛升忉利天三月安居,天主釋提桓因與諸天眾頂禮圍繞,佛母摩耶夫人親來聞法,佛為天眾廣演妙法,摩耶夫人並三萬六千天眾得法眼淨,證須陀洹果。當時優填王思念如來,以牛頭栴檀作五尺高佛像,此為印度最早的如來雕像。

  三個月之後,佛還降人間,自在天子作金、銀、水晶三道寶階,大梵天王、帝釋諸天隨侍兩側。當時蓮花色比丘尼欲最先禮佛,以神通力現轉輪王身,眾軍圍繞,於大眾前最初得禮。此時須菩提尊者,念佛法教,觀一切諸法悉皆空寂,入空無相解脫門,佛讚須菩提尊者乃真禮佛者。

  玄奘大師參訪三寶階時,所見乃後代諸王「疊以磚石,飾以珍寶」重建的寶階,高約二十餘公尺,階上建有精舍,供奉有佛陀石像,帝釋天和大梵天王分立兩側,並有阿育王所建石柱。

小廟佛龕供奉釋迦牟尼佛從忉利天降還人間像。 阿育王所立石柱僅存象身柱頭。

  參訪團一行抵達時,只見殘存的阿育王石柱柱頭與一小廟,廟內佛龕供奉釋迦牟尼佛像,旁有釋提桓因持寶蓋、大梵天王捧佛缽隨侍。一行於此唱誦「朝聖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回向文,將朝禮十大聖地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共成佛道。



泰姬瑪哈陵‧阿格拉古堡

融合回教風格與印度藝術的泰姬瑪哈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泰姬瑪哈陵正面門扉以黑色大理石鑲嵌可蘭經經文,為回教書法代表作之一。

  印度歷史上,除了第一個統一帝國──孔雀王朝之外,蒙兀兒王朝(1526-1857)是僅有的第二次統一。參訪團一行前往蒙兀兒文化古都阿格拉(Agra)參觀蒙兀兒王朝鼎盛時期所興建的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和阿格拉古堡(Agra Fort)。

  泰姬瑪哈陵,是蒙兀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王為了紀念已故皇后慕塔芝‧瑪哈所建造之陵墓,耗時二十二年建成。這座白色大理石建築,融合簡潔明快的回教風格與富麗精巧的印度藝術,庭園展現典型的波斯式花園風格,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阿格拉古堡是蒙兀兒王朝的首都,為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大帝所建,一九八三年被列入世界遺產。整座阿格拉古堡呈不規則的八角型,具有宮殿和城堡的雙重功能。因城牆和城門都用紅砂岩砌成,因此又稱「紅堡」。四、五百年前的輝煌,如今人去樓空,證明「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乃千古不移的真理。

阿格拉古堡因城牆和城門都用紅砂岩砌成,又稱為「紅堡」。


新德里國家博物館

新德里國家博物館是印度最大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

一樓佛教藝術廳中展出貴霜王朝、笈多王朝等時期出土的珍貴佛教文物。 畢波羅瓦佛塔出土的佛陀舍利。

  朝聖行程的最後一站為印度新德里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Institute, New Delhi)。該館被譽為「印度的驕傲」,是印度最大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目前的收藏品約有二十萬件,年代跨越五千年,涵蓋印度及世界各國的文物。一樓佛教藝術廳中,參訪團一行瞻禮於印度北方邦畢波羅瓦出土的佛陀舍利。之後欣賞西元前二千五百年哈拉帕文化等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文物,以及貴霜王朝(45-250)、笈多王朝等時期出土的珍貴佛像。

  「見佛舍利,如見佛身」,能夠如此近距離瞻仰佛陀舍利,實為殊勝福報。十餘天的見聞,匯聚成無比的法喜。「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大眾此刻均在內心至誠懇切地讚佛,感恩佛陀不捨一眾生的大慈大悲,即便入滅後仍留下舍利,讓末世有情增長道心並種下得度因緣。


結語

  佛教發源於印度,生根於中國,弘揚於世界,興盛於現代。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以其一生化儀,示現八相成道。佛陀之教法,經僧眾及孔雀王朝阿育王、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等護法大力宣揚,漸及全印,進而擴展至其他區域,形成三大系統:向南傳至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稱為「南傳佛教」,以巴利語結集佛典,側重自我徹悟;向北經中亞諸國傳至中國、韓國、日本等地,稱為「北傳佛教」,以梵語轉譯之漢語佛典為主,強調自度度人;西藏及其周圍地區所信奉的佛教,融合當地原始信仰,發展於西元七世紀左右,十三世紀後逐漸流傳於北印度、不丹、錫金、蒙古、尼泊爾、蘇俄布里亞特與亞伯利亞等地,稱為「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

  十三日的聖地參訪行程,大眾以「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於心」,領略三千多年來,佛陀未嘗衰減的行願,並將之納受於心,信受奉行。

  此次參禮各聖地並實際體驗當地人文風俗,深刻感受到佛陀身處種姓制度堅固的印度,提出「四姓平等」的主張,對於當時社會是多麼強大的震撼。面對印度眾多婆羅門、外道的毀謗、問難,佛陀從無畏懼,並善用方便弘揚正法,無有疲厭。佛陀在世間示現降生、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等八相,畢生精勤弘法度眾;然而,佛陀的菩薩行並非僅此一世,《梵網經》中記載,佛陀曾云:「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此乃佛弟子發長遠心的最高典範。

  大眾此行親至佛陀聖地,「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弟子眾等謹遵佛入滅前教誡:「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如是我聞、如是信解、如是行證,聖地的無言說法將化為佛子修行弘法的無盡願力!




單元首頁